国善的根本是善人,也是从根本上善人。善人重要在善国,善国为善人之要。习近平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既是从历史到现实得岀的一个结论,又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民族、个人内在关系和规律的揭示,同时也创立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国善思维。国善思维是管总的思维,包括爱国思维、善国思维、互联思维、共担思维、共享思维等。在各种各样的思维中,究其科学性、根本性、总体性而言,一言以蔽之是国善思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大家好、我才好,当下好、未来好、子孙后代才会好,这就是国善思维逻辑。中国人不仅希望自己过上好日子,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孙比自己过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最根本的是国家好,是国家当下和未来好,子孙后代才会越来越好。
近代中国,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民族蒙羞,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四亿民众,为马作牛。即便极少数人苟延残喘地活着有点人样儿,也没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为什么?是国运不济。国家尚且如此,何谈个人前途命运,何谈做人的尊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有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运和国人的命运才开始改变。新中国几十年来,国家物质文化发展成果在不断惠及国人的同时,也提供了个人发展创业的空间,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和保护,人民福祉不断得到提升。中国的人均寿命从旧中国的三十五岁跃升到七十六岁,实行了全民医保,免除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中国社会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安全、最具生机活力的社会。这些都得益于国家不断发展、民族不断强盛。没有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持续安定与繁荣,也就没有大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与实现。
国运和国人的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好是大家的福祉,国家不好个人难逃厄运。个人不应孤立看待或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奋斗,而应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把个人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努力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融汇在一起才会得以最终实现。国家好、民族好的事再大再难,只要每个国人力量汇聚起来就不难。国家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 的微力量,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离不开每个人的改变。社会不文明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有份子,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面对社会问题应从自己身上做“减法”而不是推卸埋怨或只当一个旁观者。倘若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问题的“减法”,大问题就成为小问题,难问题就成为“易”问题。同时,对于有益社会文明的事大家都来做“加法”,哪怕一句“谢谢”或“对不起”,也不因善小而不为。做“减法”就是做“加法”,做“加法”是最好的“减法”。社会问题之大小、解决之难易,人人“加减”而已。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社会上表现的自私、冷漠等问题,其背后是极端个人主义,是唯我第一、唯利是图的“唯己”思维方式在主导。在“唯己者”眼里,利己与利他是对立的。然而,现代人的一切活动完全社会化了,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兴衰成败无不受社会影响,“社会人”的属性更加突显。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唯己心”与“社会人”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就是社会文明和谐面临的基本矛盾。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唯己心”,解决“唯己心”需要确立国善思维。国善思维是利国利他与利己一致的思维。一个人真正想要利己就得体现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以及价值效益的大小。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同样取决于对国家社会贡献价值的大小。国善思维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思维文明,这个思维认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与国家、与大家的利益紧密相连,只有在体现对国家、对社会、对大家的价值时才有自己的利益。倘若人们确立了这样的国善思维方式,社会就会向上、向善、向好转变。国善无忧。善国何须忧国,善民何须忧民,善他何须忧己,善远何须忧近。
思维决定行为,站位决定思维。站在山脚下、半山腰和山顶上所看到和思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站在喜马拉雅山峰顶一览众山小。国善思维是站在国家高度的思维,没有国家高度终究难成大事。懂得为国家、为民族而读书的孩子,成才、成功的几率就大。站在什么位置思考就会走向什么位置。许多家长常爱对孩子说:“宝贝,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份好的工作。”这句话其实没啥错,只是站位低了。如果换个角度说,“孩子,你是爸妈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你要为国家而读书,将来要为国家的发展担当责任”。如此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宝贝,国家的未来我有责任。有国家站位和国善思维的孩子才可能立志学习报国。西安交大一个少年被华为高年薪选中,当问他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时,他说:“我不希望中国的核心产业被美国‘卡脖子',我要用我的青春和力量为祖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有国家站位、国善思维而成就学业的例证之一。如果只对孩子讲“你是爸妈的宝贝”,那他就会认为:“我是你们的宝贝,你们的财富不就是我的财富吗?我的学习不就是为你们而学吗?”一旦形成这样的意识,其结果不说也知道。
国家好为“大家好”提供的是和平安全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现实中的“大家好”不是每个人均等的好。各人自身因素存在差别,主观努力的程度也不一样,加上地区时空机遇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大家好的先后程度会不同。在特殊情况下,“大家好”还可能与少数人暂时的利益形成矛盾,为了“大家好”,少数人的利益暂时得服从“大家好”这个整体利益。有时眼前的“大家好”与长远的“大家好”也会有短暂矛盾,为了长远的“大家好”,还应忍耐眼前的困难。因此,国善思维应有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国善思维也是世界和善思维。中国好,对世界好。中华民族是“以和为贵”的民族,中国的发展是靠和平崛起。历史上中国很强大的时候也没有侵略过别国,有的是与各国友好往来,交流互鉴文明成果。今日之中国更是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理念,把实现世界和平作为三大任务之一。德国前领导人克伦茨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详尽与和平地向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计划。”中国对于世界和平是“稳定器”。中国好,世界好;世界好,中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