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即相信与仰视。国善信仰,即相信并仰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至上文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共产党执政文化,相信只有这些才是国善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善之“根”。悠久的中华文化是国之根脉,是我们走到今天和走向未来的根据。没有这个根脉,国非中国,人非中国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民族情感的认同和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括文字文化、思想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中医文化、饮食文化等,它是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之和。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从未中断过,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至今仍鲜活运用的文化,其思想文化、道德文化精髓集中体现在:“五行思想,阴阳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中庸和合,修身克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上善若水”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许多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教育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和民族大英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英雄大家,英雄大家又创新发展了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国善,同时也是国善文化之根源所在。如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孟子主张“举国皆善”“上善善国”,墨子说“上善若国”,“小善独善其身,大善则兼济天下”等思想文化都是国善文化之根。国善文化根源于传统文化,又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丰富了“人民至上文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共产党执政文化,以及民主法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绿色生态、改革开放等文化”,进而形成了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又适应时代发展之“新”的国善文化。
人民至上文化是国善之“本”。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体现。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之根本。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人民至上文化的本质。毛泽东是人民至上文化的开创者、奠基者。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内核是人民 至上,是让奴隶翻身做主人,让穷人不再受穷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围绕“为了人民发展和发展为了人民”这个主题,不断探索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执政规律,探索为人民而发展的路径与方式。他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宗旨确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叫人民政府,公务员叫人民公仆,军队叫人民军队,公安叫人民公安,银行叫人民银行,医院叫人民医院,教师叫人民教师。他调动一切资源为人民,所思所想所为都体现了人民性。他以人民至上文化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毛泽东见了人民受穷受苦都会掉泪,他拯救人民于苦海又能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他把人民举过头顶,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人。崇拜毛泽东就是崇拜人民至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人民至上文化。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满意不满意”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他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习近平结合新时代国情世情的实际继承和发展了人民至上文化。他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了捍卫人民利益开展了严惩贪污腐败的斗争,推动了世界消除贫困史上最有力、最广泛的脱贫攻坚行动,扫黑除恶、扶正社会风气等。他把治党治国治军、内 政外交国防各方面的事业统一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他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誓言躬身为民,推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他说,“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 大的政治”,“人民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习近平的思想根基深深扎在人民之中。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人物的思想、理论在人民至上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用了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和不同的具体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来体现人民至上而已。人民至上文化的精要之处在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决策机制和纠错机制;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人民至上文化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文化。发展人民至上文化就是发展人民民主,缺乏人民至上文化的民主非真正的民主。人民至上文化弱化异化,权力就滋生腐败。任何“伟大”都是坚持人民至上铸就的。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是国善之“基”。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是人民至上文化的制度形态。我们的国家古老而又年轻。新中国一成立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资本主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成就,中国由积贫积弱一跃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人也开始享受有尊严的平安日子、富裕日子。在大灾大难大疫和国际金融危机面前,社会主义制度还显示出了抗大灾大难大疫、避大风险的优势,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高速发展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古老的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焕发出青春与活力。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虽然我们已经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红利,但其制度的优越性远远没有 发挥出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实现过程。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各个具体发展阶段的实际制定具体政策制度。各阶段的具体制度要与发展阶段的实际相适应,这就决定了具体制度的阶段性、过渡性和相对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各个发展阶段具体制度的阶段性、过渡性和相对性是统一的。既不能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排斥、否定过渡阶段制度的合理性,也不能以过渡阶段制度的相对性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处在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中,在这个过渡中一些政策制度不能一步到位是正常的,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也是正常的。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 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眼前的问题是当代人注定要承受的困难和要去改变的使命。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不可跨越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各阶段是制度逐步成熟完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要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制度,这个制度将在不断改革完善中释放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是国善之“魂”。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顺应人民的意志和历史潮流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她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执政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执政的宗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执政的基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是执政的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执政建军的原则;“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领导体现的三大作用。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既有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又有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作风;既有高度的自信,又有自我批评、自我革命的自觉;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这种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整个执政过程中和国家安全发展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贫如洗、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在面对敌对势力百般阻挠破坏和严重自然灾害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自信、 自立、自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各种困难,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敌人,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农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搞出了“两弹一星”,建立了巩固的国防,维护了祖国主权安全和尊严。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唯一具有全部工业门类39 个大类、119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有很多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发达国家的前列。这个发展是了不起的人间奇迹。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与繁荣。诚然,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考验,党内的一些人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吃了败仗,确实出现了背离宗旨的严重腐败问题。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党内腐败问题主要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不配套、不完善上,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并没有变,初心没有改。一个国家,特别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论什么时候问题都不会少。一个执政党,我们也不能希望一点问题都没有,旧的问题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矛盾还会产生。从历史上看,共产党之伟大不在于她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后有刮骨疗毒的决心和自我革命的精神,能自我纠正错误,不断从错误中走岀来,每次都走向更加成熟。正如习近平所说:“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全力克服,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有这样一种态度的党,一定是能从错误和挫折中走向更加成熟与辉煌的党。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的目标。相信通过改革创新,一个廉洁、务实、高效的体制机制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对于创造了中国奇迹、世界奇迹而又不回避自身问题的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是无知或恶意想把中国搞垮的话,没有理由怀疑她、诋毁她。由于中国的体制和体量地位让一些国家感到不安,这就决定了无论你怎么友好善意,人家也会诋毁你,这是我们国家在发展崛起的道路上必然遇到的“绊脚石”。有反对面不是坏事,它能让我们更加警醒。一个国家需要朋友,也需要对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肌体更加强健。历史实践证明,当初的许多“绊脚石”最后都变成了我们发展前进的“垫脚石”。
“因相信而看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了几十年,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充满朝气、繁荣富强的中国。今天的国人“因看见而相信”。看见什么?在历史比较中、新旧比较中、中外比较中,我们看见了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善”的这一事实。国人由看见而相信,由相信而坚定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即国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