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运与国运相关,人与人利益互联。爱国及人,人人相善。爱国就应爱国人,同一个国度同宗同根、同族同胞。爱国与爱人、爱人与爱国是紧密联系的,这是大爱、博爱,更何况人人互联、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社会一个信息可以迅速传遍每一个角落,一个人几个小时可以到达天涯海角,世界真正变得“天涯若比邻”了。如此高速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流使得人与人、事和事的关联性更普遍、更紧密、更迅速。一种思想可以迅速传播,一种病毒也可以迅速传染。人与人的关联度就是依存度。这种关联使人与人互为生存条件和发展的基础。“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当你在人流中难以行走时,当你开车被堵时,当你在公共场所被人无意中招惹时,当你想要的东西被别人占有时,他们不是别人,正是给你提供了丰富的生存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人。没有清洁工,我们能有洁净卫生的环境吗?没有建筑工人,我们能有美丽的宫殿和城市吗?是谁把美食从田间一步步送上我们的餐桌?是谁用双手让我们穿得温暖又漂亮?是谁给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社会服务?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在国家体制中,没人依法行政,国家社会的秩序如何维护?没有科学家,没有工程师,我们如何提高生产力?各行各业互为所需,每个行业的人都不容易,要善于相互理解,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随着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服务越来越发达,社会分工就越细,人与人的依存度就越大。由于社会分工形成了等阶,各等阶生存环境条件不一样,劳动方式不一样,不论高低贵贱,谁也离不开谁。所以,人人相善,人人互爱。爱人者,人恒爱之。爱别人首先要自尊自爱。你爱别人须让自己也值得别人爱,至少不能让别人生厌(这与相貌没有关系)。如果你对别人的爱让别人感觉不舒服甚至讨厌,这就是自己的问题了。让别人爱你源于你的人格魅力,源于你同大家相处的宽厚大气,源于你能替别人着想不给别人添麻烦,源于你能用心做好服务他人的事,源于你的才华与谦逊,源于你有良好的修养和文明习性。在公共场合,如果你举止不雅、衣冠不整、随地吐痰、当众咳嗽打喷嚏而不知回避捂口,怎么可能不令人生厌呢。每个人既要有爱人之心,又要做一个不令人生厌的人,做一个值得别人爱的人。
当今社会是人人互联、万物互联的“小家庭大社会”形态,家庭很小社会很大。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越来越社会化了,与传统大家族小社会形态决然不同。过去很多问题在家族里解决,福利在家族里分享。现在人与人多在社会里发生联系,社会利害相关。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求自己好是好不了或好不长的,只有大家好最终自己才能好。内心要为他人腾个位置,不应只是自己的空间。有一个很有钱的人在北京买了一个四合院还不满足,又在院子里挖地下室,往下挖了四米还不够,挖到五米、八米,终于把周围人的房子挖塌了,最后赔得他倾家荡产。干吗有个四合院还不满足?与其说你在挖地下室不如说是在挖掘葬送自己的坟墓。极端自私的心态必然导致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心中装有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是正常的,但个人的东西不能占满整个内心,一定要有他人的位子,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认为“我的是我的,别人的也应是我的”,最终损人害己。人心相通,凡事应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就应想到别人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只想要别人帮助而自己不去帮助别人,这不符合情理。人人都应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去帮助身边有这样那样困难的人(这与一个人自立自强是两码事)。世界上最宽的路是人让人,世界上最美的景是人帮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亲情圈子、朋友圈子、事业圈子,“小圈子”不能排斥、危害“圈外人”与社会。“开放、融合、互助、共享”是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标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的本质体现有三:首先,利是避害的。害越小利越大,任何制造了“害”的利都不是真正的利。其次,利是互联共享的。利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协调性,孤立的利是不存在的。一个不愿或不能利他的人(敌对方除外)谈何善己?利他即利己。再次,利是多元的。经济物质是利益,精神文化、诚信道义同样是利益,而且是让物质真正变为福利的利。不讲诚信道义而把“金钱”作为终极利益去追求,一定会走上邪路,终将会成为“财奴”,被金钱所“吞噬”。真正懂得“利”为何物,就知道了人与人互为利害。你今天不关心别人,明天就没人关心你。相恶相害,相善相利。种善得善,播恶得恶。你希望别人好,别人未必会好,但对你会好。你不希望别人好,别人未必不好,但一定对你不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我们应该趋利避害,人与人相互应结为善缘。每个人在享受别人给予恩惠美好时,还应想想自己对别人的 恩惠在哪里,问一问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在哪里?要回报别人以恩惠,回报社会以美好。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整天想着害人的人以为只是害了别人,其实危害别人的人迟早难逃其害。也许因你的不善暂时获得了某点个人利益,而你终将在别的方面重新体验那些你使别人遭受过的痛苦。正所谓善人善己,人人相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