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
- 时任文山军分区政委刘志和首次提出“文化国防”概念,并在央媒发表了相关论文。
- 2009年3月
- 刘志和起草《关于加强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提案由成都军区马子龙中将牵头、成都军区和军事科学院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到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该提案引起全国政协会议的热议。
- 2009年7月4日
- 由刘志和牵头,召开第一次基金会筹备工作会议。
- 2009年8月
-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彭佩云为创办基金会题词“运用文化的力量,为国防建设服务”。
- 2010年1月14日
- 云南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云南三益文化国防基金会。
- 2010年4月2日
- 在文山州麻栗坡烈士陵园举行第一次“忠魂祭”烈士纪念活动。
- 2010年7月28日
- 在昆明连云宾馆召开基金会成立大会。刘志和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1年7月11日
- 成立云南三益文化国防基金会党支部。何德文任第一届党支部书记。
- 2011年9月29日
- 在麻栗坡县甘炳万英模家启动第一批为在乡民兵英模建“英模楼”公益项目。
- 2011年8月
- 在北京组织专家学者创编《国防读本》,一共
- 2012年7月12日
- 参加民政部在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慈展会。
- 2012年9月15日
- 在北京大兴小学举办“爱国防公益读书活动”启动暨《国防读本》首赠仪式。
- 2012年10月23日
- 基金会出资160万元与省红十字会、昆明市延安医院联合开展的“大爱无疆‘救心’行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及筛查体检活动在会泽县金钟小学启动,共救助100名先心病儿童。
- 2013年9月
- 参加民政部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慈展会。
- 2013年12月
- 基金会被云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 2015年1月14日
- 进行第一届理事会换届,刘志和当选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5年4月5日
- 在腾冲国殇墓园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日先烈忠魂祭”活动。
- 2015年7月
-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志和著《国善说》一书。
- 2015年12月13-14日
- 举办首届“国善论道”之中国海外英烈遗骸搜寻及归葬问题理论研讨。会议成果形成“昆明十条”共识报国家最高领导。
- 2016年3月26日
- 在文山启动“国善·老山战友老山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参战老兵参加活动。
- 2016年6月
- 在北京召开幼儿好习性课程评审会,相关专家学者30余人参会。
- 2016年9月14日
- 基金会党支部书记何德文同志当选为中共云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届党委委员。
- 2017年9月29日
- 在砚山县启动关爱烈属志愿服务试点。
- 2018年3月18日
- “北京国善文化院”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24楼挂牌成立。
- 2018年9月20日
- 昆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国善·质量”本科培育基地在基金会挂牌。
- 2018年9月28日
- 基金会向首批15名国善公益大使进行授牌。
- 2019年7月3日
- 在永胜县启动“全社会关爱烈属志愿服务活动”试点。
- 2019年10月15-16日
- 举办以“赢得强国我少年——论新时代少儿好习性根基教育及其社会责任”为主题的第二届“国善论道”。
- 2020年7月
- 基金会再次被云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 2020年7月28日
- 基金会理事会换届,韦继杰当选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20年7月28日
- 基金会成立1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西南宾馆举行。
- 2021年2月23日
- 基金会终身荣誉理事长刘志和受邀参加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云南新闻广播共同推出的《情系老兵》直播访谈节目。
- 2021年5月起
- 基金会与省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关爱参战困难老兵公益项目。
- 2021年6月1日
- 基金会与市慈善总会签署《开展国善公益活动合作协议》。
- 2021年12月27日
- 省人大副主任李培莅临基金会进行调研指导。
- 2022年1月起
- 基金会与云南长鹏口腔医院共同开展拥军优属种植牙免费诊疗活动。
- 2022年7月起
- 基金会与北京联慈健康扶贫基金会联合开展国善四育工程项目,助力退役军人创就业和乡村振兴。
- 2023年9月26日
- 基金会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烈士陵园举办“忠魂祭”烈士纪念活动,这是基金会第一次在省外举办“忠魂祭”。
- 2023年10月12日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张永明莅临基金会进行调研指导。
- 2024年7月1日
- 基金会指导拍摄的《永不褪色》专题纪录片举办第一季首映式。
- 2024年7月16日
- 基金会搬入中海国际中心5楼办公。
- 2024年9月15日
- 基金会监制的电影《落地生花》开机拍摄。
- 2024年10月1日
- 基金会《国善志愿者发展办法(试行)》施行。
关注我们